特稿222丨流動的“光”照亮回家的路__新聞頻道——漯河網(wǎng)-漯河市委、市政府唯一重點新聞門戶網(wǎng)

av无码久久精品,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区,国产精品视频不卡,国产三级片在线观看

    <i id="0tl4g"></i>

    <strong id="0tl4g"><noscript id="0tl4g"></noscript></strong>

    <code id="0tl4g"><form id="0tl4g"></form></code>
      1. 特稿222丨流動的“光”照亮回家的路

        來源: 時間:2025-04-03 22:06:00 點擊: 今日評論:

        來源:中工網(wǎng)-工人日報

        工人日報—中工網(wǎng)記者 余嘉熙 通訊員 王佳寧

        每一個失蹤兒童背后,都是撕心裂肺的家庭悲劇。

        被陰霾籠罩的父母,用腳步丈量希望與失望的距離。

        幸好,一束光能到達的地方,是無窮無盡的。

        正如一位尋親者所說,總有一個明天會積雪盡消,總有一個夜晚會燈火通明,到那個時候,我們抬頭一看,只見每個人手里都舉著火把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083089,一串?dāng)?shù)字組成的編號,平平無奇。在無窮的數(shù)字排列組合中,很難被人記住。

        只是這串?dāng)?shù)字,幾乎耗光了謝岳的前半生。3月14日,在公安局,53歲的謝岳24年來第一次見到自己的兒子。

        兒子丟了24年,謝岳找了24年。

        26歲的謝浩南,1998年11月26日出生,2001年1月14日失蹤。2025年3月14日,他回家了。

        數(shù)百萬張印有他兒時照片、編號083089的尋親車貼,此刻,終于能被覆上一張新的紅色心形貼紙,上面寫著——“已經(jīng)找到”。

        一個家庭的命運就此改變,而等待這種幸運降臨的家庭還有很多。

        2020年,來自河南洛陽的馬水峰發(fā)起一項名為“萬車尋親”的公益行動,將印有失蹤兒童照片和信息的尋親貼紙貼于車身,“拉”著“他們”跑遍大街小巷。

        5年間,來自全國各地的3.8萬余輛車加入其中,有卡車、房車,也有私家車、出租車,還有外賣騎手的電動車。這項公益行動,很快得到來自公安等部門的支持,由個人之舉上升為共同行動。

        截至2025年3月底,“萬車尋親”公益行動已協(xié)助公安機關(guān)幫助167個尋親家庭走向團圓。

        這意味著,更多像謝岳和謝浩南這樣的尋親家庭,命運得以改變。他們結(jié)束顛沛流離的尋親生活,告別漫長煎熬的分分秒秒,循著光的方向,找到了回家的路。

        2925159_tpzz_1743491061885_b

        馬水峰準(zhǔn)備開著房車參加團圓儀式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“淚早就流干了”

        聽到那幾個字前,曾慶嬌像往常一樣,在廣東一家建筑工地打掃衛(wèi)生。

        電話鈴聲突然響起——

        “DNA比對成功,你女兒找到了!”

        手中的清潔工具滑落,指甲深深掐進掌心。電話里,警察的聲音忽遠忽近,似乎隔著千山萬水。

        曾慶嬌望向工地上那輛貼滿照片的卡車——褪色的車貼上,3歲女兒的笑容正被烈日曬得發(fā)白。滾燙的淚砸在手機屏幕上,曾慶嬌放聲大哭,“27 年了”。

        1994年10月8日,在湖南湘潭一間書店里,年僅3歲的陳貴萍被一名陌生男子帶走。曾慶嬌和家人找遍湘潭的街頭巷尾,女兒音訊全無。

        又是一個焦灼的夜晚。近乎崩潰的曾慶嬌,做了一個看似突然的決定——騎上一輛車,載著一床棉被,踏上漫漫尋親路。

        每到一個地方,她都四處向人打聽女兒的線索。

        27年間,曾慶嬌跑壞了4輛摩托車,足跡縱橫跨越江西、廣東、四川、重慶等地,甚至遠赴泰國。

        她的雙腳,踩在地上只有方寸大小。而她的行程累計超過60萬公里,可繞地球赤道轉(zhuǎn)至少15圈。

        尋女路上,她耗盡所有積蓄,還背上了20多萬元的外債。

        一個個漫長冬夜,她在橋洞里鋪上塑料膜、蓋上棉衣,煎熬著睡去。

        曾慶嬌曾多次收到疑似女兒的消息,每一次都是滿懷希望而去,失望而歸。甚至有人以虛假尋親線索為誘餌索要報酬,她寧愿承受經(jīng)濟損失和情感折磨,也不敢錯過任何信息——這種“寧可信其有”的執(zhí)念,已將理性判斷擠壓到生存本能的邊緣。

        也許她更怕的是,連騙子都不騙她了。

        2020年秋,曾慶嬌加入“萬車尋親”公益行動。她女兒的照片和信息被印在了無數(shù)車輛上,像她一樣,跑遍大江南北。

        命運的轉(zhuǎn)折總是在不經(jīng)意間到來。在西安,一名廣東游客拍下愛心車輛的照片并分享到社交媒體,一位網(wǎng)友提供了關(guān)鍵線索。

        經(jīng)公安機關(guān)調(diào)查核實,最終確認陳貴萍被拐到了廣東潮州,那個曾慶嬌找尋過多次的地方。

        2021年6月10日,隨著“萬車尋親”志愿者的房車緩緩駛?cè)肷鐓^(qū),57歲的曾慶嬌被人群簇擁著,局促地搓著雙手,鬢角青絲已成白發(fā),腰身也不再挺拔。

        車門緩緩打開,一個年輕女子的身影映入眼簾。

        曾慶嬌心跳加速,時間仿佛在這一刻凝固。

        相擁的那一刻,沒有嚎啕,沒有暈厥,這位母親反復(fù)摩挲著女兒的臉,“找了27年,淚早就流干了”。

        盡管遠隔27年的記憶已經(jīng)非常模糊,但陳貴萍發(fā)覺,血脈相連的感覺異常真實。

        這次重逢,成為母女二人新生活的起點。陳貴萍回到老家湘潭與母親共同生活,曾慶嬌則將家中恢復(fù)成女兒3歲時的模樣。

        她說,“我要再陪女兒長大一次”。

        2925165_tpzz_1743491142099_b

        馬水峰為愛心車輛貼尋親車貼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從甘孜州出發(fā)

        雷澤寬站在橋邊,皺紋深深淺淺地刻在他的臉上。

        他低頭盯著手中那張已經(jīng)泛黃的照片,照片上的孩子笑得天真無邪。那是他唯一的希望,也是他心中永遠的痛。

        風(fēng)吹過,照片一角輕輕顫動。他緊緊攥著照片的手指關(guān)節(jié),因太用力而發(fā)白。

        這是電影《失孤》中的一個片段,劉德華飾演的主人公雷澤寬騎行數(shù)十萬公里,風(fēng)餐露宿、艱難尋子。這個場景,刺痛了無數(shù)觀眾的心。

        “也像一根刺扎進了我的心里。”馬水峰覺得,自己該做點什么。

        2016年某天,馬水峰在網(wǎng)上無意間瀏覽到一則尋子信息。這則信息尋找的是一個名叫石曉玉的女孩,失蹤時還不到3歲。

        “我家閨女和她年齡差不多大,不敢想她的父母會是怎樣的心情。”從這天起,馬水峰開始主動聯(lián)系尋親家長,建立微信群、印發(fā)尋親服,力所能及地為他們提供幫助。

        “他就是愛瞎折騰,也不嫌累。”按照周圍好友的說法,馬水峰是個少見的“擰巴人”,如果沒有參與尋親公益行動,他的日子會比現(xiàn)在“滋潤”得多。

        早在十幾年前,在山西太原、河南南陽一些建筑工地擔(dān)任勞務(wù)公司負責(zé)人的馬水峰幾經(jīng)打拼,已在一定程度上實現(xiàn)財富自由。2019年,生性灑脫的他買來一輛房車,工作之余穿梭全國各地旅游,引得不少朋友羨慕。

        2019年8月底,馬水峰經(jīng)川藏北線前往珠穆朗瑪峰自駕游,行至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縣附近時,偶遇了兩個窘迫的男人。

        他們背著行李和被褥,蹲在路邊啃饅頭,就著刺骨的冰川水。在海拔數(shù)千米的雪山上,兩人的臉和嘴唇被凍得發(fā)紫,鞋子因長期行走破舊不堪,兩三根腳趾隱約可見。

        單薄泛黑的衣服上,孩子的照片異常醒目。

        原來,這是兩位尋子的父親。他們是甘孜州周邊地區(qū)的居民,在尋子途中相遇。

        馬水峰立刻拿來儲存的食物,并決定載他們一程。車內(nèi),兩位父親含淚訴說著3年來走南闖北、跨越十幾個城市的尋親歷程。碰到馬水峰的數(shù)月前,他們聽說川藏北線公路沿線村落或有乞討兒童的消息,于是徒步趕來,將餐費與車費盡數(shù)省下。

        他們有時也會覺得,路啊,好像永遠沒有盡頭。

        就像孫海洋的女兒孫悅在《回家:14年又57天》一書中寫到的,“這個城市里有那么多十字路口,那么多方向,方向之外又延伸出無數(shù)的方向。出了這個城市,還有那么多個大大小小的城市,那么多高山、河流、田野,那么多我聞所未聞的遙遠村落”。

        ……

        這次偶遇后,一個大膽的想法在馬水峰腦海中誕生。

        “車子在各地跑來跑去,跟流動的‘信息站’一樣,比人顯眼多了!要是能帶著這些孩子的照片跑遍全國,說不定能發(fā)現(xiàn)些有用的線索呢?”

        不久后,馬水峰將這輛不大的房車從頭到尾、從上到下貼滿失蹤兒童的照片和信息,北上南下,一路輾轉(zhuǎn)。

        白天,車輪在公路上飛馳,載著尋親家庭的希望;夜晚,疲憊的鼾聲響起,車身上的照片,在月色中泛著微光。

        5年間,馬水峰的房車駛過20多個城市,行程突破20萬公里。

        2925162_tpzz_1743491216741_b

        馬水峰(右)、肖振宇(中)及志愿者(左)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“這娃娃我見過”

        越來越多的人看到了,越來越多的人趕來了,車也一輛接著一輛多起來了。

        3月24日,一位私家車主特意繞道至河南南陽,讓馬水峰為自己的愛車貼上尋親車貼。

        噴水、擦拭、張貼、刮平……馬水峰手持特制刮板,小心翼翼地將幾張尋親貼紙粘貼在車門與車尾附近——

        這是經(jīng)過反復(fù)驗證的 “黃金位置”:既不會影響駕駛員的視線,保障行車安全,又能最大限度地讓貼紙暴露在公眾視野中。

        粘貼時,馬水峰仔細撫平貼紙的每一個邊角,確保平整、牢固。貼紙上,“杜后琪”三個字尤為熟悉——這個男孩失蹤于2011年,照片已隨房車走過數(shù)十萬公里。

        5年來,這樣的場景在加油站、物流園區(qū)、高速服務(wù)區(qū)反復(fù)上演。

        外賣騎手將啟事貼在電動車尾箱,網(wǎng)約車司機把尋親照片貼在車尾,私家車主要走一沓車貼四處分發(fā)。在擁有43.2萬粉絲的“@萬車尋親 馬水峰”賬號評論區(qū),留言一條接著一條:

        @老兵不老:“我是開廣告公司的,平時有很多邊角料可以用來做車貼。希望能幫上忙!”

        @滿目星辰:“我的是小車可以貼4張,怎么領(lǐng),愿意郵費自理。”

        @在路上:“我一年開著貨車在全國來回跑,說不定會有點線索。”

        ……

        截至今年3月底,38759輛車加入“萬車尋親”公益行動,其中卡車占比約60%,私家車占比約30%,還有房車、出租車、外賣騎手的電動車,等等。

        數(shù)據(jù)在寂靜中奔涌。據(jù)河南南陽警方估算,一輛貼滿尋親信息的卡車,可觸達50萬人次視線,3.8萬余輛車單日可覆蓋約800萬公里——足夠繞地球赤道200圈。

        “‘萬車尋親’是一場‘場景化觸發(fā)行動’。”河南省社會科學(xué)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副研究員劉蘭蘭認為,車輛流動性強、覆蓋范圍廣,且在高速公路、物流園區(qū)等特定場景中,司機、旅客、工作人員往往處于信息接收敏感期,更容易留意到異常線索。

        “心理學(xué)研究顯示,視覺信息記憶留存率比文字高 65%。‘車貼’這一簡單有效的方式,將原本冰冷的失蹤信息轉(zhuǎn)化為具象的人臉沖擊,形成獨特的情感動員機制。”劉蘭蘭說。

        一束光能到達的地方,是無窮無盡的。

        2023 年5月的一天,河南安陽的貨車司機王志剛在青海某服務(wù)區(qū)加油時注意到,車旁一位老人正緊緊盯著車身上的尋親照片。

        突然,老人驚呼:“這娃娃我見過!”

        王志剛立刻意識到,這可能是一條重要線索。后經(jīng)警方核實,老人見過的孩子,正是失蹤5年的湖南被拐兒童小杰。

        “我跑車是為了謀生,但現(xiàn)在覺得,車輪上馱著的,也許就是一個家庭的幸福。”王志剛感慨。

        自那之后,王志剛不僅自己貼,還鼓勵同行的卡友貼。不大的駕駛室里常年摞著一沓厚厚的車貼,誰感興趣、有意愿,他就趕緊拿出來,讓人拿去貼車上。

        2925161_tpzz_1743491295664_b

        團圓儀式上,尋親家庭為志愿者贈送錦旗。

        “分內(nèi)的事”

        2025年2月11日,農(nóng)歷正月十四,河南南陽。

        馬水峰的房車難得沒有奔波在路上,而是在河南省南陽市公安局對面的空地上駐扎了一個星期。

        7天前,農(nóng)歷正月初七,馬水峰從老家洛陽出發(fā)直奔南陽。他要趕在春節(jié)后首個工作日,見到南陽市公安局民警肖振宇。

        兩人的交集始于另一個尋親故事。

        2022年1月10日,河南開封37歲的楊登峰,找到馬水峰求助。這個初中輟學(xué)、輾轉(zhuǎn)多省打工尋親的男子,給出3個模糊線索:

        親生父母愛吃“麻食”;把“我”念作“餓”(音);家鄉(xiāng)的模糊發(fā)音。

        因為妻子是西安人,馬水峰發(fā)現(xiàn)“餓”(音)聽著像是陜西方言。他隱約有了思路,但陜西這么大,找一個人如同大海撈針。

        電話在不久后接通肖振宇。

        “能幫楊登峰找家人嗎?”

        “分內(nèi)的事。”

        犯罪偵查支隊辦公室,肖振宇放下案卷。DNA采樣、數(shù)據(jù)比對、跨省協(xié)查——同年2月15日,陜西省咸陽市永樂鎮(zhèn)一對夫婦的血樣與楊登峰匹配成功。

        認親儀式現(xiàn)場,楊登峰攥住馬水峰和肖振宇的手,30多年的漂泊化作兩行熱淚。

        時間回到2025年2月11日。

        南陽市公安局里,尋親電話一通接著一通,肖振宇左手握著發(fā)燙的手機,右手不停敲擊鍵盤。身后的椅子上,錦旗堆成一座小山——每面旗背后,都意味著一次尋親成功,都藏著一個家庭的半生離合。

        作為南陽市公安局犯罪偵查支隊的一名民警,自2017年起,肖振宇在本職工作之余開展公益尋親。依托“南陽微警局”平臺,肖振宇尋親工作室成立。民警利用互聯(lián)網(wǎng)和刑事技術(shù),為全國離散家庭提供公益尋親服務(wù)。

        8年,2000多個日夜。

        尋親工作室的數(shù)據(jù)庫滾動著數(shù)億條線索:鄉(xiāng)音、食物、地標(biāo),等等。民警將科技手段和傳統(tǒng)偵查方法結(jié)合,利用大數(shù)據(jù)研判比對,已幫助2000多個家庭團圓,成功案例遍及全國32個省份以及美國、越南等10多個國家。

        “馬水峰和志愿者們做的是實實在在的好事。”肖振宇說,“萬車尋親”公益行動是一個收集尋親信息的好切入口,能調(diào)動更多民眾參與到尋親隊伍中來。

        引擎再度轟鳴。西安、洛陽、太原、南陽、鄭州……馬水峰和肖振宇馬不停蹄,緊鑼密鼓地推進尋親公益行動。

        有人問,何苦呢?

        這對警民搭檔相顧一笑,并不多言。

        后視鏡里,貼滿尋親照片的車輛,匆匆穿過秦嶺,駛向遠方。

        “他為99個孩子的回歸鼓了掌”

        這天,馬水峰的房車停在了連霍高速出口旁。不遠處,“萬車尋親公益發(fā)起基地”的牌子十分醒目。鑰匙插在門鎖上——至今,這里已接待40多位尋親家長留宿。

        推開門,錦旗層層疊疊掛了半面墻,這也只是一小部分。墻角堆著成箱未拆封的車貼,有的是企業(yè)剛捐贈的,有的是打包好準(zhǔn)備郵寄的,還有的是準(zhǔn)備在高速服務(wù)區(qū)、物流園區(qū)宣傳張貼的。

        “我本身就是一位母親,當(dāng)然不會袖手旁觀。”南陽市樺林視力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負責(zé)人葉靜,已和馬水峰成為老友。

        2024年,她作為愛心企業(yè)代表之一,特地安排司機和車輛,載著尋親的孩子在四川南充及云南紅河兩地與親人重逢,并分批次捐贈超過10萬張的尋親車貼。

        “我是一名退伍軍人,和妻子看到‘萬車尋親’的事跡后,既感動又心痛,只想趕緊出一分力。”河南鄭航廣告制作有限公司負責(zé)人高鵬飛,也曾多次參與尋親公益行動。

        “空間大、租金便宜,又臨近高速口,方便尋親家長們快速找到。”馬水峰說,公益基地設(shè)有3間宿舍,廚房、淋浴間、衛(wèi)生間等一應(yīng)俱全。

        “鑰匙一般就插在門上,或者放在門口的腳墊下,大門上還貼有我的電話號碼,所有物品免費供尋親者使用,希望能為他們提供一個臨時避風(fēng)港。”

        基地現(xiàn)有3名長期志愿者,負責(zé)收取郵寄尋親車貼、搜集尋親信息、對接尋親家庭等工作。馬水峰每月會給志愿者發(fā)放2000~3000元的生活補助。

        志愿者楊佳一的本職工作是銷售培訓(xùn)講師,工作之余,她把全部心思都用在了尋親志愿服務(wù)上。“除了幫別人,我也想找到自己的親生父母。他們是我的根。”

        身份證年齡為37歲的楊佳一,至今未找到親生父母。和她一樣渴盼團圓的尋親者,還有很多。

        作為電影《親愛的》原型中唯一還未找到孩子的父親,杜小華在尋子的14年里,生活仿佛被按下暫停鍵,唯一的目標(biāo)就是找回自己的兒子杜后琪。

        杜小華記得,自己第一次把兒子的照片貼到愛心車輛上時,雙手止不住地顫抖。在漫長的尋親歲月里,他親手將兒子的照片貼過上千輛車。

        2022年,根據(jù)“萬車尋親”志愿者提供的線索,杜小華和另一名尋親者前往河北一個小村莊。為了不打草驚蛇,他們喬裝打扮成租房建廠的商人,小心翼翼地觀察著村里的一舉一動,潛伏了整整18天。

        他沒有找到自己的兒子,但協(xié)助警方成功解救兩名被拐兒童。

        “找到別人的孩子,就離我的孩子更近一步。”杜小華這么說。

        可也有人說,“他為99個孩子的回歸鼓了掌,卻沒有等到一句爸爸”。

        未抵達的家書

        “你們貼的照片是我!我現(xiàn)在生活得很好,為什么要揭我的傷疤?”

        某個暴雨夜,馬水峰接到一通電話,聽筒那邊是憤怒的咆哮和指責(zé)。

        雨水正沖刷著車貼上那張青澀的臉。最終,馬水峰在數(shù)據(jù)庫中刪去了那張照片,并在照片旁加了一行小字:“這棵小樹已找到自己的森林,此頁存檔。”

        為避免爭議,志愿者團隊在篩選失蹤兒童照片時采取嚴(yán)格審核機制:只使用公安機關(guān)備案且家屬同意的照片,確保公開尋親信息的合法性及合理性。

        一旦孩子被找到,志愿者會立即在車貼上覆蓋“已經(jīng)找到”標(biāo)識,并從數(shù)據(jù)庫中刪去信息,盡可能減少對孩子后續(xù)生活的影響。

        “你就是一個騙子,借著公益的名頭斂財而已!”

        “你炒作是為了出名嗎?”

        “滾出我們XX!”

        ……

        誤解、質(zhì)疑、威脅……5年來,馬水峰和志愿者們已經(jīng)習(xí)以為常。“我干的是正義的事,走的是光明大道,有啥可怕的?”

        但為保障人身安全,志愿者團隊有一套完善的安全培訓(xùn)制度,也明確強調(diào)“只傳遞信息,不介入調(diào)查”。

        “所有線索都會直接移交警方,由專業(yè)的執(zhí)法人員進行處理和甄別。我們作為一個民間公益組織,最重要的是收集信息,這樣也能避免給公安機關(guān)惹出其他麻煩。”馬水峰說。

        隨著加入“萬車尋親”公益行動的愛心車輛越來越多,貼紙需求量激增。原本穩(wěn)定的貼紙供應(yīng)出現(xiàn)了缺口,志愿者們也為后續(xù)的工作感到擔(dān)憂。

        馬水峰掰著手指算起成本,“大車貼紙”尺寸為 0.4m×0.9m,每張含5名兒童信息,市場價約13元/㎡,一輛卡車能貼20張左右;“小車貼紙”尺寸為 0.3m×0.4m,每張含3名兒童信息,市場價約13元/㎡,私家車可貼20 張。僅貼紙就是一筆不小的開銷。

        有時,馬水峰會愁得整夜睡不著,“把一件你認為對的善事持續(xù)做下去并且干好,真的不容易”。

        不少人勸他接受企業(yè)捐款,他毫不猶豫地拒絕了,“一旦涉及資金,信任就可能崩塌”。

        馬水峰說,“萬車尋親”公益行動遵循“零資金原則”,志愿者團隊不接受任何現(xiàn)金捐贈,但社會愛心企業(yè)和人士可以直接捐贈貼紙,這也是團隊唯一接受的捐贈形式。

        “車貼僅僅是一張紙嗎?”

        “那關(guān)系到千千萬萬個孩子的命運。只要有一絲希望,我就不會停。”馬水峰說。

        是啊,這些貼紙,會隨著車身顛簸、風(fēng)侵雨打而卷邊、褪色,但總有人小心地撫平它們,像在修復(fù)一封被淚水打濕的家書。

        (本版照片均為工人日報—中工網(wǎng)記者余嘉熙攝)

        2926823_tpzz_1743500149090_b

        更多精彩內(nèi)容請掃描二維碼

        • 中原食品實驗室有效破解科技與經(jīng)濟“兩張皮”難題 加速科技創(chuàng)新和產(chǎn)業(yè)創(chuàng)新融合發(fā)展

        • 聚焦高質(zhì)量 奮勇爭第一 奮力推進新時代漯河“二次創(chuàng)業(yè)”市八屆人大四次會議勝利閉幕

        • 政協(xié)第八屆漯河市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閉幕 秦保強黃鈁等到會祝賀 王克俊主持會議并講話

        • 高舉習(xí)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 凝心聚力 團結(jié)進取 奮力開創(chuàng)中國式現(xiàn)代化建設(shè)漯河新局面市八屆人大四次會議隆重開幕

        • 對標(biāo)對表落實落細 凝心聚力團結(jié)進取 奮力開創(chuàng)中國式現(xiàn)代化建設(shè)漯河新局面政協(xié)第八屆漯河市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隆重開幕 秦保強講話 黃鈁等到會祝賀 王克俊作工作報告

        • 1
        • 2
        • 3
        • 4
        • 5

        最新 / 新聞

        一周 / 新聞排行



        主辦單位:中共漯河市委宣傳部 漯河市互聯(lián)網(wǎng)新聞中心 承辦:漯河市廣播電視臺  豫ICP備05017908 
        Copyright © 2000 - 2012 LUOHE.COM.CN. All Rights Reserved
        漯河網(wǎng) 版權(quán)所有

        豫公網(wǎng)安備 41110202000117號